唐代贤臣魏徵在其名篇《谏太宗十思疏》中以区区数言道出一个千古不易之理:“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。”之所以如此,大多是被途中风光所惑,忘记了当初为什么上路,自己从哪里来,要
那是1962年冬天的一个上午,豫东平原天寒地冻,北风刺骨。接组织通知,县委书记处书记焦裕禄调离尉氏县,前往开封的另一个县兰考任职。在尉氏县委机关院里,司机崔合义往车上搬着焦裕
“疫,民皆疾也。”瘟疫自古就是一个社会难题,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,便有战“疫”的记载。
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,提前半个小时就率领军乐团站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正前方。作为整个乐团的总指挥,他屏息凝神,微微昂首,盯着天安门城楼。身后,两位分指挥目不转睛地盯着罗浪,
王安石(1021年—1086年),北宋着名改革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和文学家。他生活在北宋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,21岁考中进士步入官场,拥有主政地方近30年,曾两次担任宰相,又两次被罢免的
1958年6月30日,《人民日报》以《第一面红旗——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》为题,报道了当地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。毛泽东看到这一消息,激动不已。他凭窗遥望南天,以诗言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王安石的这首《元日》,绘出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,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、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。
王阳明讲学授徒、开宗立派,百世师范;平定叛乱、安邦定国,彪炳青史,被公认为是有明一代“第一流人物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皆居绝顶”。王阳明是中华文明的标杆性人物之一。王阳明家
崇宁二年,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。
国家的发展、规律性的揭示和对未来的正确把握,需要深刻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的支撑。谁在这方面做得好,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和主动权,就能顺应历史潮流引领时代发展,真正让历史智慧之光
苏轼字子瞻,号“东坡居士”,是北宋着名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苏轼的词豪放,苏轼其人豁达乐观又不乏柔情。苏轼的家风源于苏杲、苏序的“扶危济困”,继承了苏洵的“诗书传家”“
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,用鲜活的历史概述了一部治河史,引导我们探究黄河治理的历史脉络,挖掘蕴含在古籍文献中的文化基因,借鉴古人治理黄河的
说起古代诗人,陈师道(1053-1102)的名字普及率也许不太高。如果按照福斯特艺术观,把各个不同时期诗人召集在一间圆形大屋子里比赛写诗,首先陈师道不一定赴考,因为他写诗不能离开
古人素重身后名。一人即使生前博学多才、德厚流光,但身后毕竟终将化成抔土、趋于萧索。如何让毕生修养和体悟得以延续,士人们纷纷选择重视家教,涵养家风,从而令德性可以子孙承继,
诸葛亮在他的千古名篇《出师表》中以拳拳之心极其恳挚地说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:“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!”谆谆告诫,贤臣乃国之宝、
冯梦龙在《古今谭概》中记载:成化中,有汝宁杨太守甚清,其附郭汝阳刘知县甚贪。太守夜半微行,至一草舍,有老妪夜绩,呼其女曰:“寒甚。”命取瓶中酒,酒将尽,女曰:“此一杯是杨
1934年,中央机关、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踏上长征的漫漫征途。1936年10月,红军三大主力历经千难万险胜利会师陕北,宣告长征的伟大胜利。2019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
对长官要敬重,对百姓要爱护;出入要谨慎,工作要张弛有度;不要轻信谗言,也不要疑心太重;关于钱粮这些东西都要明明白白,明察秋毫,不要被蒙蔽。对待下属要宽严有度,做事之前必须
誉、毁与人,有当与不当。誉、毁之名,若不副实,则誉、毁不当,沦为妄誉、妄毁。反之,若誉、毁恰当,则“民不至枉道以求誉”,也不至枉道以散毁。誉、毁有施、受之分。就施誉施毁之
“法不阿贵,绳不挠曲。法之所加,智者弗能辞,勇者弗敢争。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”这是《韩非子·有度》中的一句话,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,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
元末明初有一个叫袁凯的诗人,年轻时根本没有什么名气,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。他后来之所以为人所知,离不开同时代着名诗人杨维桢对他的推崇,那么,袁凯是怎样获得杨维桢的赏识的呢?
北宋时期,名臣辈出。有政治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,有文学上开辟时代的苏轼,有品德才能可作后人楷模的范仲淹,有清廉刚正广为人知的包拯,他们中的任何一人,都可称得上名垂青史。但也
“凭吊忠魂歌莫哀,传闻邓禹绘云台。可怜旗鼓伸天讨,未见珊瑚入贡来。谢傅围棋终破贼,班超投笔敢论才。妖星看挽强弧射,独立营门遣酒怀。”这首诗是吴昌硕得知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
丁宝桢(1820年—1886年)是晚清有名的廉吏。他曾任江海关监督、山东巡抚、四川总督等职。光绪二年(1876年)初,其长子丁体常被吏部以知府衔发往山西候补,先后署太原知府、蒲州知府
我国古代的监察立法,最早见之于史料比较成熟且有系统性的法令当属西汉武帝时的《六条察郡之法》(又称《六条问事》),我们俗称为“汉六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