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树一(1891年—1928年),字逢源,湖南耒阳泗门洲镇(原白沙乡)易家冲人。1917年,在衡群联立中学毕业后,考入湖南群治法政专门学校,开始接受革命思想。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
开国少将潘振武人称“布衣将军”,他一生公私分明,崇尚俭朴,一双袜子缝补多次不舍得丢掉。他不仅严以律己,对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,不允许子女占公家一丝一毫的便宜。潘振武去世后,
“清溪之水清澈底,名不虚成良可喜。洗濯官缨期日新,莹洁心神当自比。”这是明朝清官鲁穆在游览天台山清溪时,以清溪之水而喻清洁之心的两句诗,这两句诗也是鲁穆为官的写照。
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,廉政文化是一笔极其丰厚的宝贵资源。千百年来,古代先贤围绕“廉德”和“廉政”,都曾提出过许多精彩深刻的论述,引导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择善而从,享受一
居家正则居官正。党员领导干部当从涵养好家风开始,让良好家风汇聚成社会清风。
形式主义,古人曾用“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”予以形容。一味追求形式,只会适得其反,把事情办坏。在浩瀚史册中,古人还用实际行动或责罚、或力戒、或怒斥形式主义,今天看来也颇有启发
在安徽大别山金寨县这块红色土地上,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。他们不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生入死、南征北战,为中华民族的独立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、建立不朽功勋,而且在新
陈希亮是苏轼的四川老乡,字公弼,眉州青神(在今四川眉山)人。他曾任长沙知县、房州知州、凤翔知府、开封府判官、太常少卿等职,是北宋时期着名的能臣良吏。
狄仁杰与娄师德皆以大名传后世。所不同的是:前者被冠以“大唐名相”“千古人杰”的美誉,受到世世代代的称颂;而后者,则因为一个成语“唾面自干”而一直被指斥、讥讽。
张津虽位居显要官职,爱惜民财如己肤髓,而自奉如寒士,奉公克己。一生不置田产,宅室皆编竹。在重病之中,还拳拳以职任为忧,不提家事一语,可谓大公无私。
无论是行走在城墙脚下,还是拾级而上,漫步在城墙上,手抚厚重的青砖,极目远眺,凭栏怀古,仿佛都能够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,不自觉地生发出岁月轮转、沧桑巨变的感慨。
不论官职高低,处理政事时都应该公正。如果公正,事情一定处理得很好,即使只是一名小官,人家听到他的名声也会敬畏服从;如果不公正,即使是宰相,做来做去也没什么好结果。
刘愿庵,1895年生,陕西咸阳人。1908年随父移居南昌,入南昌大同中学读书。1923年初,他参加了共产党人恽代英在成都组织的“学行励进会”,传播革命思想。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,
在淮安江南河道总督部院大殿里,有位手捻胡须的官员雕塑位于东南角,塑像后壁上,挂着一幅拄着拐杖徒步前行的老人画像,这位足迹遍及黄、淮、运两岸,风雨中一步一步前行的身影,就是
“许父一去民无福”“许仰亭做官,乱草一铺”,这是流传在浙江常山和江西湖口两地的民谚,民谚中的“许父”“许仰亭”是何许人也?
东汉时期,曾有一位名臣,直到三十七岁时还是一介布衣,没有踏入仕途。有人说出名要趁早,这位名臣却不是如此,可以说他大器晚成。无论是出名趁早,还是大器晚成,对于为官者而言,最
一代名臣林则徐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,其在担任考试官时,对当时科举制度的公正运行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临海,位于浙江东部,曾是明朝抗倭前线,在古代算是边城,现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山海形胜,人才辈出。
在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,珍藏着一面红色旗帜,旗帜左面写有“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”字样,旗帜的中央缝着一个金黄色的大五角星,五角星内绣着镰刀和斧头图案,这是中国共产党人
唐朝有个尚书,姓郑,一向俭朴持家。有一天,有个远亲来拜见他,这位远亲本是个种地的农民,郑尚书见他穿着很朴素,就问他想要什么,这位远亲说:“我想在您这里谋个差事做做。”郑尚
欲虽不可尽,可以近尽也;欲虽不可去,求可节也。
前不久,看到《百战将星杨成武——纪念开国上将杨成武诞辰105周年》的视频,唤醒我对当年聆听杨成武将军讲故事的记忆。
北宋大儒司马光,字君实,人如其字,一生“以至诚为主,以不欺为本”。
在河南省新密市老城区中心,坐落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县级衙署——密县县衙。
今天的江苏省泗洪县孙园镇张塘村境内,有一口特殊的井——“爱民井”,但为纪念革命先驱刘瑞龙,当地的老百姓习惯叫它“瑞龙井”。